2025浙江物化生535分能上的大学有: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东北电力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天津理工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广州工商学院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汉口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7 |
北京印刷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8 |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5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9 |
福建理工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3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9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8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2 |
汉江师范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6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6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9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1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5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7 |
张家界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5 |
成都外国语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0 |
马鞍山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6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5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综合 | 一段 | -- | 534 |
郑州经贸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3 |
云南民族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9 |
沈阳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4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2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40 |
浙江海洋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4 |
吉林财经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0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综合 | 一段 | -- | 530 |
兰州交通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7 |
中国计量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4 |
东北电力大学 | 综合 | 一段 | -- | 538 |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600余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33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5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3个。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更新时间:2021年4月)
中国计量大学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7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约占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30余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
云南民族大学
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55人(其中:云岭学者2人、教学名师8人、文化名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39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4人(其中:青年人才13人、产业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1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创新人才13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云南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