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组就是大学把自己学校里面相同选科要求的专业分成一个一个的“组”,每个“组”里面有不同的专业。通俗点来讲,老高考志愿填报是先选一所院校,然后院校下面再填六个专业,这样算一个志愿。而“院校+专业组”则是先选“一所院校+一个专业组”,然后在所选专业组里填六个专业,算一个志愿。
“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是指高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不同专业的科目要求,将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作为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
院校专业组的设置
组合方式: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内,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以设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也可以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内;而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则不能设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
举例说明:如某大学的专业组1可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包含通信工程等专业;专业组2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化学和生物,包含临床医学等专业。
志愿填报与录取
填报方式:考生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的方式填报志愿。例如,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想报考某大学的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专业,则需要分别填报该校专业组1的通信工程专业和专业组2的临床医学专业,占用两个志愿栏。
调剂范围:当考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后,如果所报的专业都无法录取,且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则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其他专业进行调剂,不能跨院校专业组调剂。
确定报考范围
参考成绩和位次:根据高考成绩和全省排位,结合往年各批次学校投档线和录取情况,初步确定可报考的院校专业组范围。
考虑选考科目: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定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
合理搭配志愿
“冲一冲”:选择若干录取位次略高于自己位次的院校专业组,尝试挑战更好的学校或专业。
“稳一稳”:选择与自己成绩位次相匹配、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中间梯度的志愿。
“保一保”:选择一些录取位次低于自己位次、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专业组,确保不被“滑档”。
注意填报细节
志愿排序:将最想就读的志愿填在靠前的位置,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照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顺序依次检索投档。
填满志愿:尽量将所有志愿填满,增加投档机会。同时,填好后续批次的志愿,避免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