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备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 知识分类梳理

文/鸥迹

高考常考语文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分类梳理已经整理好了,大家接着往下看吧。文化常识与教育密不可分,通过教育传承和发展文化。教育不仅传承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念,还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高考常考语文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分类梳理

易误用褒贬的成语

【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后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别出机杼】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多用于贬义)。

【惩前毖后】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毖,谨慎,小心。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弹冠相庆】指一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即将有官做(含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贬义)。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多含讥讽意。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对人教导殷切(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常误用为贬义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权术。贬义。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改头换面】改换一副面孔。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贬义。

【过江之鲫】东晋时,中原沦落,北方很多知识分子纷纷南渡,来到江南。后人有诗云“过江名士多如鲫”。后用“过江之鲫”形容多而且纷乱。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界;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苦心,费尽心机。孤诣,独到的境地。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面目全非】事物的面目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贬义。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了”。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变。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令,美好。

【罄竹难书】把竹简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行)很多,难以说完。贬义。

【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如丧考妣】考,父亲。妣,母亲。如同死去了父母那样悲痛。贬义。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推波助澜】比喻助长事物的声势以扩大影响(多含贬义)。

【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含贬义)。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这两个词都不能用来形容好的事情。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

【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移天易日】比喻用欺骗的手段窃取国家的大权。贬义。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跟着快走。比喻缺乏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辞。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振振有词】贬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没完。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炙手可热】炙,烤,烧。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势大。用于有权势者,含贬义。有些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褒义。

古代文化常识

帝王权贵称号+年龄称谓+学校、教师称谓

一、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

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1)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

(2)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 近内远礼曰炀

(3)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ǐn)

庙号

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年号

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尊号、徽号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化常识汇总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高中必备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 知识分类梳理

24-11-14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有哪些 分别是谁

24-09-28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是什么 出自哪里

24-09-28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么 出自哪里

24-09-28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 出自哪里

24-09-28

对祖国美好祝愿的诗句 表白伟大的祖国的诗

24-09-28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 原文赏析

24-09-27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原文赏析

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