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的学校代码是10720,这个代码在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可以查询到,在辽宁的招生代码是0720,在上海的招生代码是884,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陕西理工大学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 1 | 辽宁 | 0720 |
| 2 | 上海 | 884 |
| 3 | 广东 | 10720 |
| 4 | 山东 | A720 |
| 5 | 贵州 | 1987 |
| 6 | 河南 | 5345 |
| 7 | 云南 | 6117 |
| 8 | 山西 | 2800 |
| 9 | 内蒙古 | 541 |
| 10 | 安徽 | 2328 |
| 11 | 吉林 | 6120 |
| 12 | 北京 | 6126 |
| 13 | 四川 | 6139 |
| 14 | 重庆 | 6125 |
| 15 | 广西 | 10720 |
| 16 | 河北 | 1761 |
| 17 | 浙江 | 6107 |
| 18 | 湖南 | 6119 |
| 19 | 福建 | 3103 |
| 20 | 海南 | 2657 |
| 21 | 江西 | 2881 |
| 22 | 新疆 | 1555 |
| 23 | 江苏 | 7167 |
| 24 | 宁夏 | 6129 |
| 25 | 黑龙江 | 2382 |
| 26 | 天津 | 1044 |
| 27 | 湖北 | K472 |
| 28 | 陕西 | 8021 |
| 29 | 青海 | 6017 |
| 30 | 甘肃 | 3679 |
陕西理工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
陕西理工大学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陕西理工大学各专业招生代码,以陕西为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 1 | 人力资源管理 | 19 |
| 2 | 人工智能 | 47 |
| 3 | 会计学 | 18 |
| 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7 |
| 5 | 制药工程 | 53 |
| 6 | 化学 | 29 |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2 |
| 8 | 历史学 | 15 |
| 9 | 土木工程 | 51 |
| 10 | 地理科学 | 16 |
| 11 | 城乡规划 | 58 |
| 12 | 学前教育 | 09 |
| 13 | 工商管理 | 17 |
| 14 | 工程管理 | 60 |
| 15 | 广播电视学 | 13 |
| 16 | 应用化学 | 30 |
| 17 | 应用心理学 | 33 |
| 18 | 应用统计学 | 34 |
| 19 | 建筑学 | 57 |
| 20 | 思想政治教育 | 08 |
| 21 | 教育技术学 | 22 |
| 2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6 |
| 23 | 智能制造工程 | 39 |
| 2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5 |
| 2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7 |
| 2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1 |
| 27 | 汉语国际教育 | 11 |
| 28 | 汉语言文学 | 10 |
| 29 | 法学 | 07 |
| 3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0 |
| 31 | 物流管理 | 20 |
| 32 | 物理学 | 28 |
| 33 | 环境工程 | 54 |
| 34 | 生物科学 | 32 |
| 3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6 |
| 36 | 电子商务 | 65 |
| 3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4 |
| 38 | 经济学 | 06 |
| 39 | 网络与新媒体 | 14 |
| 40 | 网络工程 | 50 |
| 4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3 |
| 42 | 自动化 | 48 |
| 43 | 英语 | 12 |
| 44 | 药学 | 59 |
| 4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 |
| 46 | 车辆工程 | 38 |
| 47 | 通信工程 | 45 |
| 48 | 预科班 | Y2 |
| 49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5 |
| 5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56 |
| 5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2 |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9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19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外聘),“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4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