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答案
总体建议:答卷以学科思维的呈现为主,不建议增加过于苛刻的“规范化”要求。
三、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号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B | C | D | B | A |
四、非选择题(共10题,共51分)
21.(2分)
22.(2分)电 向右
23.(2分)小 大
24.(3分)4.2×109 50%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25.(4分)(1)定值电阻R (2)0.40 (3)变小 (4)4
26.(7分)(1)不等于 (2)
(3)向左调节滑片
(4)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C 小灯泡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计算题步骤为参考答案,其他方法合理均给分)
27.(7分)解:(1)I1 = =
= 0.2A
(2)∵串联电路 U2=U-U1=12V-8V=4V
(3)∵串联电路 I=I1=I2=0.2A
R2 = =
=20Ω
由表格可知,鱼缸水的温度为30℃
答:(1)通过R1的电流为0.2A。
(2)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4V。
(3)鱼缸内水的温度为30℃。
28.(7分)解:(1)P=UI=12V×0.1A=1.2W
(2)W=Pt=1.2W×100s=120J
(3)10
(4)∵纯电阻电路 Q = W = t =
×10s =144J
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1.2W。
(2)灯泡正常发光100s消耗的电能为120J。
(4)电阻以最大功率工作10s产生的热量为144J。
29(4分)(1)电源 通路
(3)a (4)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30.(13分)(1)内 (2)小屋接收的光照条件不同
(3)泡沫板 (4)太阳能
(5)20 (6)做功 小
(7)2.52×107 700 5 (8)24.2
(9)节能情况合格,既可以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也可以用空气能进行加热。(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深圳市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C | A | D | B | C | D | A | D |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第11~14题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不得分;化学式不规范扣0.5分;生成物和反应物写反了不得分;未配平扣0.5分;缺条件或写错条件、未标注条件错一处或多处,均扣0.5分;等号上下的条件可调换)
题号 | 分值 | 参考答案 | 其他建议 | ||
11 (7分) | (1) | 1分 | Cl- | 写“氯离子”不得分 | |
(2) | 0.5分 | 物理 |
| ||
(3) | 1分 | 难溶性 |
| ||
(4) | 1分 | 放出 | “放出大量;产生;释放;放”等均得分 | ||
1分 | 0.5分 | 竹筒的着火点高 |
| ||
1分 | 温度没有达到竹筒的着火点 | “竹筒的着火点比火焰温度高”可得分 | |||
(5) | 1分 | 过滤 | “分离”可得分 | ||
1.5分 | 2H2O22H2O + O2↑ | ||||
12 (7分) | (1) | 2分 | 0.5分 | 滴加澄清石灰水 | 滴加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
1分 | 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 或向样品A(或B)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或向样品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 |||
1.5分 | 向样品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 或向样品A、B中滴加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或分别向样品中滴加等量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 |||
2分 | 分别向样品A、B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 “分别”也可不写 | |||
得分点 | “样品”;“样品A、B”;“等量”;“澄清石灰水”; 各0.5分。 (若试剂未选用澄清石灰水或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则不得分) | ||||
(2) | 0.5分 | > |
| ||
(3) | 1分 | 样品A、B中CO2含量偏低 | 或澄清石灰水变质; 或反应不充分等。合理即可 | ||
(4) | 1.5分 | H2O + CO2 = H2CO3 | |||
0.5分 | 放澄清石灰水 | 放澄清石灰水(0.5分,敞口容易变质,吸收效果不好);氢氧化钠溶液(0.5分,腐蚀性强、不安全)。 | |||
1分 | 打开门窗通风 | “摆放绿植;使用分子筛等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等。合理即可 | |||
(5) | 1分 | 化石能源
| “一次性筷子、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合理即可 | ||
13 (8分) | (1) | 1分 | 0.5分 |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 使反应更充分 |
1分 |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 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 合理即可 | |||
(2) | 1.5分 | C+O2CO2 | C+O2CO2 2C+O22CO 2C+O22CO 等均得分 | ||
1分 | 0.5分 | 化合 |
| ||
1分 | 化合反应 | 化合反应中反应两字写错得0.5分,化合有错别字不得分 | |||
(3) | 1分 | 0.5分 | CO2 | SO2;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或NO2;或NO;或NO2、NO);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或NO2;或NO;或NO2、NO)。 等回答不完整的,均0.5分 | |
1分 | CO2和SO2 |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或NO2;或NO;或NO2、NO) 等回答完整的,化学式或名称均得分 | |||
(4)① | 1.5分 | 2CO+4H2C2H5OH+H2O (催化剂写成催化剂b亦可) | |||
(4)② | 1分 | b |
| ||
(5) | 1分 | 可燃性 | 能燃烧、会燃烧、能被点燃、易燃性等合理即可 | ||
14 (8分) | (1) | 1.5分 | |||
1分 | 节约能源 | 节能;节能环保;低碳;可循环利用等合理即可。答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等不得分 | |||
(2)① | 1分 | 0.5分 | 材料1的储氢率更高 | 或材料2的储氢率更低; 或材料1的储氢率比材料2更好等。 或100 ℃时,材料1的储氢率比材料2更好。 或2 Mpa时,材料1的储氢率比材料2更好。 合理即可 | |
1分 | 在100 ℃、2 MPa下,材料1的储氢率更高。 | 或在100 ℃、2 MPa下,材料2的储氢率更低。 或相同条件下,材料2得储氢率更低; 或相同条件下,材料1的储氢率比材料2更好; 或100 ℃、2 MPa时,材料1的储氢率比材料2更好。 等合理即可 | |||
(2)② | 4分 | 解:设需要MgH2的质量为x ..........0.5分 MgH2 +2H2OMg(OH)2+2H2↑ 26 4 x 2 g ..........1分 x = 13 g ...........1分 答:要获得2 gH2,理论上需要MgH2的质量13 g。 ..........0.5分 | |||
(3) | 0.5分 | 氢能的存储比较复杂。 | 成本高;储存与运输难等合理即可 |
(计算中单位问题扣0.5分,不累计扣分;化学方程式中配平或条件错一处或多处扣0.5分;相对分子质量算错,不叠加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