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项计划主要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旨在通过招生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帮助这些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适合那些成绩中等但希望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考生,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的考生。
地方专项计划主要适合以下学生:
1、符合地方专项计划报名条件的高三学生。
2、勤学上进,成绩优秀的农村学生,尤其是我国重点扶贫的困难县,这些学生一般都在国家计划实施区域内。
3、就读地区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生,因地理位置缺陷和经济欠佳导致这类地区的学生受到的教育环境相对差些,在学习上要面临艰难的挑战,因此除了实施区域的农村外,这些地方的学生也很适合报考。
4、虽然部分地区高校通过地方专项计划招生享有降分政策,但对成绩仍有严格要求。一般录取分数会在一本线分数线左右,不适合成绩中等及偏下的学生报考。具体分数每年都会有所不同,考生可以根据往年录取分数及排名参考。
以上类型的学生都适合报考地方专项计划,虽然很多人将这项政策视为“低分读好大学”的途径,但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地方专项计划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报考后考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流程环节,做到全力以赴。
地方专项计划的优点:
1. 促进教育公平:地方专项计划主要针对农村学生,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
2. 降低录取分数: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使得原本分数不够的考生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
3. 就业支持:部分地方专项计划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按照与高校签订的协议,会被安排回到生源地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
4. 政策扶持:政府会对地方专项计划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学费减免、奖学金、生活补助等扶持政策,减轻了经济负担。
地方专项计划的缺点:
1. 专业选择受限:参与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可能会受到限制,高校开设的专业有限,考生不能自主选择喜欢的专业。
2. 就业地域限制:毕业生可能需要回到生源地的基层城镇或农村工作,这些地区的条件可能相对艰苦,限制了考生的职业发展选择。
3. 签订协议的限制:重点高校在招收农村学生时,通常会与考生签订协议,要求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工作,这可能对考生的未来规划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