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入围强基计划仅仅是获得了参加校测的资格,最终能否入围,还要看校测成绩如何。强基计划入围是基于高考成绩或学科竞赛奖项(如五大学科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进行选拔的结果,表示考生的成绩或竞赛表现达到了一定标准。
不一定。
入围强基计划仅仅是获得了参加校测的资格,最终能否入围,还要看校测成绩如何。强基计划会通过85%的高考成绩和15%的校测成绩来折算综合成绩,再择优录取。因此入围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准备校测。
强基计划校测主要考笔试和面试。2022年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是36所985高校,从校测情况来看,其中有15所高校仅组织了面试考试,大多数都是既考笔试又考面试。根据近两年考生对校测的反馈,强基计划校测的难度是比较高的,比较接近竞赛复赛水平或与之相当。面试考试类型较为多样,同学们平时最好多了解时事政治,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面试技巧,争取拿到更高的成绩。
不是。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对于以高考成绩入围高校考核的,有关高校在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下同)上,按照在生源所在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名单。
也就是说,高校是根据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入围名单。举例来讲,某高校计划通过强基计划招生100人,确定入围名额为4倍,那么该高校的入围名单中将会有400人,最终招录100人,有300人是不会被招录的。
这就意味着入围强基计划名单并不代表被招录。打算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应该注意,切不可因为入围了某高校的强基计划名单,而放弃报考其他学校。
1、初步筛选:强基计划入围是基于高考成绩或学科竞赛奖项(如五大学科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进行选拔的结果,表示考生的成绩或竞赛表现达到了一定标准。
2、参与校测:入围后,考生有资格参加高校组织的额外考核(校测),这些考核可能包括笔试、面试等,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潜力。
3、录取可能性增加:虽然入围并不等于被录取,但它显著增加了考生被目标高校录取的可能性。入围考生在最终录取时会与其他未入围考生竞争较少的位置,并且有机会通过校测提高自己的综合评价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