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山东
2442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山东省
本科综合类公办

风景园林

专业代码:
082803
学历层次:
本科
修学年限:
四年
学科门类:

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风景园林专业建立于2016年3月,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及工学学士学位证书。我校本专业遵循以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为基础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的建设思路,培养园林建设的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养护与经营等环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美丽乡村设计师和建造师。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植物学、艺术学、美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必备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风景园林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风景园林教学与科研、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招投标与预决算、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训练与素质拓展、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五部分。

(一)主干学科

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

(二)主要课程与特色课程

1.主要课程:风景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初步、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工程Ⅰ、风景园林工程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概预算、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2.特色课程:风景园林工程Ⅰ、风景园林工程概预算、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四、专业优势

1.坚持特色办学,突出专业特色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坚持特色办学、错位发展的理念,与其他高校以培养园林设计人才或园林植物应用、繁育、养护人才不同,我校以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为基础,培养社会需求量最大、最急需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

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根据我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所需知识与能力为指导,调整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达到毕业即可就业的培养目标。

3.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校内具有园林建设各环节所需的实验实训场所,如土壤肥料实验室、种苗生产车间、园林规划设计室、工程测量实训室、植物保护综合实验室、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等,保证了园林建设各环节都能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校外跟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综合实训提供了保障,为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拥有一支学历高、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本专业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9人,具有行业一线工作经验五年以上有7人,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十年以上有3人,二十年以上有2人。尤其从园林行业龙头企业调入的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老师,具有非常丰富一线工作经验及管理经验,为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师资力量

现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助教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66.67%;博士硕士学位19人,硕士以上学位占90.5%,“双师型”教师16人,占76.19%。

本专业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从大型园林企业引进了具有二十年以上的一线工作经验及管理经验高级工程师,年轻教师每年都有累计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在行业一线实践锻炼,既提高了专业技能也把握了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从我省园林企事业单位一线聘请三位产业教授,增强本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2年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六、实训条件

目前,已经建设园林美术室、工程测量实验室、现代农业规划与工程设计实验室、园林规划设计室、古建筑模型室等10个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室,建设了种苗工程实训车间及风景园林实训基地,露地栽培园林树木、花卉近200亩,同时满足300名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坚持校企合作,目前已与山东省林科院、山东兴润园林有限公司、山东骏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泉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五岳园林有限公司、山东格义景观园林设计公司、济南美景园林有限公司、青州东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科研、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植物繁育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关系。

七、就业方向

园林局(处)、园林设计院(公司)、市政园林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大中专院校、风景旅游区管理处、旅游规划公司以及建筑与环境工程、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等相关的部门或企业,或攻读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城乡规划、环境艺术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及考取公务员。

八、教研与科研

本专业教师教研科研能力强、成果丰硕。近年来,共承担科研教研项目52项(科研项目39项,教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立项课题2项,省部级立项课题16项,厅级立项课题22项,院级教研项目12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11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9篇。

本专业教师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